您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废水回用的三个阶段

来源:东隆环保科技  日期:2014-08-16

    东隆废水回用设备厂家作为一家资深的环保设备厂家为您分析一下废水回用技术的三个阶段,也可以称为废水回用的三步曲: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我国开始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水等环境问题更为凸显,建设部将城市水回用课题列入了“六五”专项科技计划,开始进行城市水回用方面的研究工作。随后,针对北方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缺水问题,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展关于“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得到了一系列污水处理和利用的重要技术成果。1984年国内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竣工投产运行,填补了我国大型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空白。到1988年,全国已建成水处理厂78座。当时这方面建设所需技术和资金主要依靠国内,发展速度受到诸多条件制约。
     
    2、 2 0 世纪8 0 年代末到9 0 年代末。“八五”期间,我国完成了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研究开发出适合于部分城市的水处理成套技术,解决了水质指标及回用途径等问题,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1996年,国家科委、建设部开展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水处理与水工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旨在解决水污染防治中的重大关键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外一些先进的、高效的污水处理专用设备进入了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市场。由于受到资金来源以及污水处理行业的运营管理性质的限制,水处理发展速度仍不尽如人意。到90年代末,全国二级水处理厂已增加到200座,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
     
    3、2000年至今。21世纪以来,我国水处理事业步入飞速发展阶段。“十五”期间,国家开始把环境保护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淘汰了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中央提出(现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首次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和大型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列入16个重大科技专项,这一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亿吨/天,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提高到72%;化学需氧量降低12.45%,超额完成目标;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重提高到51.9%。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首次将氨氮排放量作为减排指标,提出到2015年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提高到80%以上,城市水处理率达到85%;滇池、巢湖、太湖等重点流域和沿海地区城镇水处理厂必须提高脱氮除磷水平。

    现在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废水回用在不久的将来必定会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对现有环保公司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真理。我司会在今后更加努力创新,乘风破浪,更进一步。

Powered by 东莞市东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1-2014 备案号:粤ICP备120337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