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案例|Case
工业废水回用设备市场潜力亟待释放
来源:东隆 日期:2014-11-10
- 东隆环保科技根据自己的多年的水处理工程经验,为大家总结一下废水回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
我国地表水质与国外存在较大差异,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比例偏低,法规与标准体系尚待完善。市场普遍预期年底左右,政府将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水污染治理仍大有可为
同美国相比,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更加完善和具有针对性。2013 年,美国在执行的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达到 58 项,另有 5 项处于制定中。中国在 2005 年之前执行的工业废
水标准仅有 6 项,之后的几年中持续推出了一些工业废水标准,2013 年达到了 47 项,主要涉及化工、纺织、建材、食品等行业。
我们认为,从目前水污染治理的短板入手,能够较为清晰的预测未来政策的侧重点。我们预计,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城镇废水回用设施达标排放、提高废水回用比例、加强污泥处理等四个方面,将是未来政策的侧重点。
产业链规模呈金字塔形,我们分析发现,水处理行业的收入和利润分布,自上游的设备,到中游的工程施工、再到下游的运营服务,呈现金字塔形,并且竞争激烈程度逐渐缓和。过去三年,在样本企业中,收入方面,水处理设备、工程施工、运营服务三方面所占比重分别为 53%、37%、10%,销售利润所占比重分别为 41%、45%、14%。
我们判断,国内水务产业链的发展和投资机会在于下游而非上游。首先,下游的市政废水回用运营或者工业水处理,对资金、技术、政府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门槛更高。再加上运营类业务区域垄断的性质,带来了较高的毛利率水平。而在上游,国内企业的水处理设备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进入门槛较低,大量的企业参与竞争导致利润率水平低于相对下游的运营业务。以水处理行业各项业务销售利润率作为指标,下游毛利率水平明显好于上游。
潜在市场巨大,有待国家政策扶持
除去分散的小型工业企业由于规模过小,不适合第三方参与水处理业务以外,国内工业园区企业集中,废水排放量大,并且数量巨大。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的数量在 1500 左右。算上其他类型的工业园区,总数估计在 7000 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管理不规范,甚至废水偷排的情况。
总体来看,在处理技术、运行波动、资金支持等几大问题上,我国工业废水第三方运营的市场门槛要高于市政生活废水。这也造成了目前国内成规模的运营工业废水回用的企业非常少,主要参与者为国外具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公司,如威立雅、联合环境、中法水务等。目前国内企业,如创业环保、中电远达、桑德国际等,仅参与个别项目。未来若国家针对工业园区废水回用的政策进一步收紧,这部分的市场需求有望被释放出来。
上一篇:工业废水回用设备的管道安装要求
下一篇:生活废水回用设备过滤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