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中水回用设备的传统工艺和基本理论

来源:东隆  日期:2014-12-16

    东隆环保科技根据自己的多年的水处理工程经验,为大家总结一下废水回用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希望可以供大家参考!

    中水回用设备工程实践证实: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新技术对旧水厂挖潜改造,在构筑物容积不增加的情况下,可使处理水量净增75-100%,而改造投资仅相当于新建一座同等规模新水厂投资的30-50%;用于新建水厂,主体工艺构筑物可节省投资20-30%,并可大幅度减少主体构筑物占地面积。与平流沉淀池比较可节省80%,中水回用设备工程与斜管沉淀池比较可节省40%。

    这种作用开始时由于斜管上升流速的增加,沉淀效果变坏,沉后水浊度增高,当污泥堆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上升流速的提高,可以把已积沉在斜管上的污泥卷起,使水质严重恶化。正是这一原因才使得南方很多地区又由斜管沉淀池改为平流沉淀池。而小间距斜板沉淀池其排泥面积是普通斜管的4倍多,单位面积排泥负荷尚不到斜管的1/4,故在任何时期排泥均无障碍。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经济效益显著。中水回用设备工程大幅度提高处理效率,因而也就节省了构筑物的基建投资。

    中水回用设备絮凝的动力学致因究竟是什么?是惯性效应。因为水是连续介质。水中的速度分布是连续的,没有任何跳跃,水中两个质点相距越近其速度差越小,当两个质点相距为无究不时,其速度差亦为无穷小,即无速度差。水中的颗粒尺度非常小,比重又与水相近,故此在水流中的跟随性很好。

    如果这些颗粒随水流同步运动,由于没有速度差就不会发生碰撞。由此可见要想使中水回用设备水流中颗粒相互碰撞,就必须使其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这样水流就会颗粒运动产生水力阻力。由于不同尺度颗粒所受水力阻力不同,所以不同尺度颗粒之间就产生了速度差。这一速度差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的碰撞提供了条件。

    如何让水中颗粒与水流产生相对运动呢?最好的办法是改变水流的速度。因不水的惯性(密度)与颗粒的惯性(密度)不同,当水流速度变化时它们的速度变化(加速度)也不同,这就使得水与其中固体颗粒产生了相对运动。中水回用设备为相邻不同尺度颗粒碰撞提供了条件。这就是惯性效应的基本理论。

Powered by 东莞市东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11-2014 备案号:粤ICP备12033783号-2